內分泌康復黨支部:一個支部,一座堡壘,一個黨員,一面旗幟
內分泌康復黨支部成立于2020年7月,現有8名黨員,面對疫情防控政策調整,黨支部發揮戰斗堡壘作用,團結一心,全力應對挑戰。
“一個支部,一座堡壘”
2022年12月隨著防控政策的優化調整,醫院診療需求空前增加,在院黨委“打破科室界限,擴充住院床位,應開盡開、應收盡收、應治盡治”指示下,內分泌康復黨支部積極響應,連夜將三人間病房全部改成四人間,原艾灸室、庫房進行臨時改造,將核定只能容納21張床位的病區,擴增為近50張。
床位增加,病人翻倍,病種改變,醫務人員短缺……困境面前,黨支部所有黨員率先加班,各司其職,發揮個人優勢,帶領全科職工迎難而上,積極應對。
“一個黨員,一面旗幟”
賈露,中共黨員,內分泌康復黨支部書記,康復科副主任
“我是科室的副主任,科室現在病人翻倍,而且不是科室常規診療病種,一方面我們要快速掌握診療方案、應對高強度的診療工作,還要做好隨時搶救危重病人的準備,承受的是身體、心理的雙重壓力,為了能安心加班、隨叫隨到,我把兩個孩子連夜送回老家,全身心投入工作。不用再擔心孩子,但是科室職工的心理健康是我要考慮的,在醫務人員短缺確實得不到解決的情況下,我想發揮自己優勢,通過文字來鼓舞士氣、治愈心靈,于是在工作之余,我開始寫一些他們的工作事跡、舉起手機拍下他們忙碌的工作瞬間,然后發發朋友圈、公眾號,讓他們感受到自己的工作是被認可、被看見的……”
邵文迪,中共黨員,內分泌科護士長
“我家住在市內,往返工作崗位需要近一個小時的時間,為了更好的應對病區病人翻翻、護理人員短缺的情況,我直接把家搬到科室,加班再晚也不怕錯過班車。愧疚的是作為獨生子女,前些天自己住在武漢的父母也都感染新冠,無人照顧,出現不適只能撥打120求助。經過幾天的治療,媽媽病情逐漸加重,爸爸照顧也是力不從心,為了不讓本就人員短缺的護理團隊雪上加霜,又能盡女兒之孝照顧父母,我準備好急救物品,連夜開車往返武漢,將父母接到自己醫院住院。希望在不耽誤工作的同時能兼顧照看父母。”
張彤,中共黨員,內分泌科醫生
“我是科室的科研組長,在結束高新區方艙任務后,便立馬投入科室工作。平時科室收治的都是糖尿病、高血壓慢性疾病,危重癥很少涉及,面對病區收治病種改變,而且病情普遍較重的局面,工作之余,我想發揮自己文獻查閱整理優勢,及時將疾病診治最新資料發到科室網絡群,利用晨會進行交流分享,讓科室能在短時間內快速理清工作思路,明確危重癥早期識別因素、規范科室診療方案……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為科室診療工作安全有序開展多一道保障。”
段震興,中共黨員,康復科治療師
“平時我是治療師,現在看著我們護理姐妹從早忙到晚,我想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替他們分擔一些,每天早上交完班我便到病房查看病人的供養需求,將氧氣罐轉運到指定房間,同時我也希望通過康復理療手段促進患者康復,比如超短波治療來促進患者肺部炎癥吸收、艾灸足三里來扶正祛邪提高抵抗力……每天在搬完氧氣罐后,我就開始安排病人有序進行康復治療,治療間隙進行一些力所能及的病區消殺、體溫檢測工作,在分擔護理工作的同時希望用自己的方式為疾病的好轉增加治療手段。”